我校藥學院綠洲學者孫世國研究團隊,在NSFC-新疆聯合重點支持項目(批準號:U1803283)的資助下,圍繞宮頸癌精準可控釋藥及全程熒光可視化診治方法建立,開展了系列“對靶下藥,多靶一病,組合治療”新療法的研究,項目組設計的各類PTS具有靶向病灶部位,實現光熱/光動/化療/基因治療,可重塑宮頸癌病灶部位微環境,為惡性宮頸癌的協同治療提供新策略(圖1),獲得的關鍵靶標包括被成為“醫口”的結合蛋白將可能成為宮頸癌治療的新靶點,進一步提升患者甚至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圖2)。項目研究成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Talanta, Analytica Chimica Acta,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2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培養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8名。研究成果為多層面建立多位一體精準醫療手段,逐步實現宮頸癌早診早治奠定重要理論基礎。
圖1. 納米靶向可控給藥系統PTS構建原理圖
圖2.人體宮頸癌樣本關鍵差異基因尋找(包含正常宮頸樣本與發病不同時期宮頸樣本)
(通訊員:張靜 王靜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