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4年數字農業裝備助力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我校北苑新區工科樓舉行。論壇開幕式上,“中烏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研究員陳學庚,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徐善東,塔什干灌溉與農業機械工程國立研究大學(TIIAME國立研究大學)副校長胡達楊洛夫,兵團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哲分別在會上講話。兵團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云翔,石河子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景彬,相關科研院所、合作企業以及我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會議。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馬春暉主持論壇開幕式。
徐善東代表石河子大學向胡達楊洛夫一行以及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學校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成果,表示石河子大學始終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其中已與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本次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學校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加強中烏兩國智能農業裝備產業技術交流,希望與會專家在這里碰撞思想,增進互信,共同探索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推動棉花數字化、數智化建設與發展,為新疆乃至中亞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哲表示,棉花產業是推動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兵團在數字農業裝備的科研和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提升了棉花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烏茲別克斯坦和新疆有著相似的自然條件和產業背景,雙方在農業,特別是棉花領域的合作基礎和合作前景非常廣闊。此次石河子大學與TIIAME國立研究大學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啟動建設“中烏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必將進一步提高棉花產業智能化水平。希望各位專家深化科技交流,大力推進數字農業裝備的研發和應用,為棉花產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胡達楊洛夫表示,“中烏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是TIIAME國立研究大學與石河子大學之間一項重要的合作成果,雙方在農業機械化領域聯合開展科技創新工作,不僅能將交流合作推向國際化、全球化層次,也會通過產品研發不斷提升棉花產業的機械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創新中心作用,進一步增強科研和創新能力,推進成果轉化,讓科技成果切實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同時不斷深化在學術交流、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為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陳學庚、徐善東、胡達楊洛夫和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永暉共同為“中烏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揭牌。該中心由石河子大學、TIIAME國立研究大學、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設,三方將圍繞進一步提高中烏農業裝備智能化與數字化水平,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
為進一步促進中烏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石河子大學“棉花生產技術現代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將TIIAME國立研究大學納為共建單位,陳學庚在會上向胡達楊洛夫授牌。
“棉花生產技術現代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還分別與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鵝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沃得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新疆利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作為“棉花生產技術現代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陳學庚表示,成立“中烏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和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是加快推進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相關智能裝備研發制造、試驗示范和推廣的重大舉措。“棉花生產技術現代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將堅持面向產業發展所需,帶動成員單位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努力打造高水平棉花生產技術裝備研發及制造基地,為加快高端農機裝備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引領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后,來自石河子大學、TIIAME國立研究大學和相關企業的7位專家與代表,圍繞數字農業裝備助力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作了大會報告。
(文:劉芊 圖:甘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