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動物科技學院馬春暉教授、張前兵教授課題組在長期施肥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際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群落結構方面取得原創新成果。研究結果以“Long-term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 on rhizospher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 in alfalfa”(氮磷肥對紫花苜蓿根際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組成的長期影響)在國際權威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上發表(中國科學院1區Top期刊,IF:5.6)。
本研究基于4年的定位試驗,研究了長期施用氮肥和磷肥對紫花苜蓿根際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同時我們在紫花苜蓿田根際土壤篩選出5株根際促生菌并進行盆栽促生效應驗證。研究表明氮肥和磷肥顯著改變了土壤理化性質和細菌群落結構,但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沒有顯著影響。土壤細菌比真菌對氮肥和磷肥更敏感。應用根際促生菌可以顯著增加苜蓿的地上生物量。研究結果有助于理解氮磷肥處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規律,為旱地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為論文第一署名單位,動物科技學院研究生魏孔欽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動物科技學院馬春暉教授、張前兵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226034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號:2023B02031)、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的資助。
(通訊員:張前兵 郜建銳 鞏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