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石河子大學主辦,石河子大學藥學院、石河子大學紅花產業研究院、細胞生長因子藥物和蛋白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植物藥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西域藥學天山論壇暨紅花發展高峰會議在石河子大學“一帶一路”國際教育中心開幕,來自全國各地醫藥領域的300余名專家學者,聚焦西域特色藥學發展、紅花產業創新,共探特色植物資源發展新路徑。
開幕式上,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徐善東致歡迎辭,他表示,邊疆地區醫藥衛生健康事業對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意義特殊而重大。此次會議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的積極實踐,也是李校堃院士運籌帷幄、牽頭組織的國家醫藥領域專家云集、共謀創新發展的大會,希望為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朋友打造一個高層次的學習、交流與合作平臺。期待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凝聚智慧,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探索以建設“中國紅花谷”為代表的新疆特色生物醫藥發展新路徑。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在致辭中分享了與紅花的深厚淵源。他表示,紅花的價值遠不止于經濟資源,更承載著國際交流的橋梁作用與思政教育的深厚內涵。他呼吁與會專家持續關注新疆,將更多優質項目與高端人才引入新疆,以科技創新激活當地豐富的資源潛力,推動紅花產業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產業優勢轉化。他表示,愿與各界同仁一道,帶著對邊疆的情感、對事業的使命以及對國家戰略的擔當,共同讓紅花事業在新時代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秘書長趙北海表示,當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正經歷革命性變革,我國“健康中國2030”與“西部大開發”戰略雙重賦能,為邊疆醫藥發展開辟廣闊空間。新疆擁有全國60%以上紅花資源及3100余種特色藥用植物,是開發現代中藥的戰略寶庫。作為醫藥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家級社會組織,協會將全力支持新疆紅花產業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強化東西部技術協同、全鏈條產業協同、多相關主體協同,推動紅花產業從傳統的藥材向科技型大健康產業跨越。
兵團科技局副局長李哲表示,自2023年兵團邀請李校堃院士設立工作站并組建紅花產業研究院以來,研究院聚焦紅花油體大分子藥物、花絲小分子新藥及系列化妝品保健品三大研發方向,在藥物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兵團科技局將整合資源打造全鏈條研發平臺,培養高端生物醫藥人才;創新轉化模式,建設中試孵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產學研合作,構建協同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賦能新疆紅花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還舉行了“紅花產業聯盟招募/啟動儀式”,12家簽約單位在與會人員的見證下,將共同推動紅花事業發展,標志著首批紅花產業聯盟企業戰略合作正式啟動。同時為裕民縣、一六一團頒發了“石河子大學紅花產業研究院分院”牌匾。
會議還啟動了“膚生工程石河子基地”公益項目,該項目將秉持“科技為民、服務社會”的宗旨,用院士團隊創面修復與組織再生研究成果為創面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務。
據悉,本次會議會期2日,首日聚焦醫藥內涵發展,結合國家前沿技術,開展13場特邀報告,與會專家圍繞新質生產力推動藥學發展、植物化學研究實踐與思考、新疆特色藥材中新穎藥源分子的發現及其新藥研究、紅花活血化瘀藥效物質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等展開交流。分會場同步召開新疆植物藥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會、“政產學研醫”融合發展圓桌對話,并開展以紅花為代表的新疆特色植物藥資源開發與利用高峰論壇。次日開展產學研發展及東西部合作院長(處長)論壇并參觀紅花種植基地等。
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李校堃院士工作站、紅花產業研究院、藥學院為依托,進一步加強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全向賦能生物醫藥研發、臨床轉化、企業融資等各領域,著力在新疆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的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助推國家生物醫藥產業持續提質增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扎實的健康根基。
(文:趙雨婷 宿閃閃 張慧艷 圖:袁小楠 編審:劉軍 宿閃閃 甘秀葉 袁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