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7日,“2025年新疆文旅融合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討會”在新疆石河子市召開。會議由石河子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主辦,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新疆(兵團)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新疆兵團農墾經濟研究會協辦,《新疆農墾經濟》雜志提供支持。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陳飛主持開幕式。
石河子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興全在致辭中梳理了學校“以兵團精神育人,為維穩戍邊服務”的辦學歷程,介紹了學校在文旅融合與民族研究領域的學科基礎,強調此次研討會為匯聚政產學研智慧、探索文旅融合賦能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路徑提供了關鍵平臺。第八師石河子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功軍表示,文旅融合是推動新疆文化繁榮、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抓手,期待以研討為契機,為地方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由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張朝輝教授主持。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王勇輝以《文旅融合視域下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活化研究》為題,指出新疆非遺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需通過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等路徑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文化潤疆”“旅游興疆”戰略。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俊教授在《空間?記憶?認同:南疆文旅融合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的路徑研究》中提出,南疆文旅融合需立足空間、記憶、認同三維度,挖掘古村落文化價值,構建民族交往實踐路徑。
新疆大學旅游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白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旅游投資集團紀委委員、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李印權,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旅游管理專業學位點執行主任張春香分別圍繞文旅融合賦能機制、國企實踐路徑、紅色文化空間教育功能等主題作主旨發言,從理論機制、產業實踐、教育路徑等層面闡釋了文旅融合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支撐作用。
主題演講環節,重慶旅游職業學院黨委委員、酒店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肖澤平教授,聚焦文旅科研創新平臺功能轉型,建議強化平臺在政策研究、成果轉化中的作用,搭建跨區域合作機制;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凡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從增進情感認同、夯實經濟基礎、增強文化凝聚力三方面發力,推動各民族休戚與共、共建共享。
新疆戈壁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曉紅、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服務學院副院長楊靜靜、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旅游系主任李勇、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系副主任孟福利、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趙川等先后發言,分別從企業實踐、職業教育、雙創育人、紅色道路遺產、數字賦能等角度,分享了文旅融合在促進民族交往、培育人才、活化資源等方面的經驗與建議。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圍繞“文旅融合理論創新”“實踐路徑探索”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形成多項共識。來自政府、全國多所高校及文旅企業的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通訊員:宋學通 編審:劉軍 宿閃閃 甘秀葉 袁小楠)